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蘄春縣株林鎮黨委書記陳菊珍說,“我是正科級幹部,現在每個月工資2400元;過去,兄弟姊妹們羡慕我在機關工作,吃‘國家飯’;現在,隨便一個打工的都掙得比我多。政治上沒有奔頭,經濟上沒有盼頭,如何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呢?”(2月9日新華網)
  中國古代流傳這樣一句諺語,叫做“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意指一個不貪贓枉法的清廉知府,三年任期下來也有十萬兩銀子的灰色收入,至於那些不清不白、狼貪豺狠的,搜刮的民脂民膏那就更不計其數了。這雖說是一句老話,但從中可以看出長久以來為官做宰者在老百姓心中“肉食者鄙”的形象。
  鎮黨委書記作為為官一方的父母官,按照百姓的尋常理解,可撈“油水”的地方不可謂不多。但陳書記公開哭窮,說他一個正科級幹部現在沒有一個打工的掙得多,工作沒有積極性了。我們該怎麼解讀陳書記的此番言論呢?
  一方面,當下公務員們此起彼伏的哭窮聲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央出台八項規定、六條禁令和“反四風”等禁令後對轉變作風的初步成效。以往有些地方和領域在工資以外變相發放福利獎金的現象大幅減少,公款吃喝和公務消費也成莫敢觸碰的高壓線。
  另一方面,陳書記們哭窮折射出公務員們還處在心理和經濟上的陣痛期。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中國的政治經濟改革已到深水區,不再摸石頭過河,這必然會觸及相當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以往工作清閑,工資不高但灰色收入優渥,收穫遠大於付出的公務員行業自然首當其衝。
  李克強總理深刻強調,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區”和“深水區”,在很大程度上要觸動既得利益,但改革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乾可能不犯錯,但要承擔歷史責任,我們就必須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從自身做起。我們的黨員幹部要端正心態,既然要為社會主義事業獻身、要做公僕表率、要為人民服務,那就要做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思想準備。
  如果把社會財富比作“蛋糕”,公務員作為政府服務部門,本身並不直接為社會創造財富,它更像一個分配“蛋糕”的人;而體力、技術勞動者工作在生產一線,直接為社會創造財富,它是把“蛋糕”做大的人。我們只有不斷做大蛋糕,才能保障每個人都多分一點;如果蛋糕未做大,分“蛋糕”的人自己分很多,做大“蛋糕”的人分到的卻是少得可憐,這就會加劇貧富分化和社會矛盾。公務員工資低是事實,但除了比工資,我們為什麼不和一線產業工人比比勞動強度和工作效率呢?
  幹部不見得比群眾收入高,體力、技術勞動者不見得比文職人員掙得少,“泥腿子”不見得沒“城裡人”過得舒坦,這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深化改革優化分配的必然要求,我們的黨員幹部要轉變好觀念、調整好心態,才能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
  文/晨龍  (原標題:黨委書記哭窮折射轉觀念調心態的緊迫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pobkuv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